谁还在看电视?对于电视厂商来说,这是一个既无奈又现实的问题。
电视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上世纪80年代,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家庭来说,买台黑白电视都是一件大事,它代表了一个家庭当时的经济水平。彼时的电视,是家庭客厅娱乐的中心,一家人都争抢着观看节目。
然而,随后的三四十年里,电视经历了过山车般的遭遇:从居家必备品到逐渐沦为鸡肋。尽管电视厂商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断改变电视的外观和性能,但年轻人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仍越来越少。
“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带来多元化的娱乐方式,移动端设备使用更灵活,内容更丰富,电视用户的时间逐渐被分流。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于4月发布的《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显示,95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8.33小时,其中社交用时最长,接近2小时。
与之相对的,是电视日均开机率持续大幅下降,每日开机时间大大缩短。据TCL发布的数据,受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影响,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已经由3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40岁以上的人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
智能手机拥有丰富的功能,包括通话、看视频、社交、办公等使用场景,可以说几乎囊括了电视和电脑的主要功能。另外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接收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演变,使得用户的自主地位提高,它与用户的交互优势是电视和电脑无法比拟的,对传统的电视和电脑产品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形成全面的挤压。
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已逐渐替代甚至超越电视所能带来的娱乐功能,电视在人们娱乐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数据显示,随着彩电市场需求不断饱和,2019年上半年虽然彩电均价同比下降9.4%,但市场规模并没有实现增长。2019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2200万台,同比下降2.7%,零售额规模为640亿元,同比下降11.8%。
电视能否重回“客厅中心”?
电视厂商聚会,总会提到的一个问题便是“年轻人不看电视怎么办?”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电视厂商曾赋予了电视很多属性,3D、HDR、4K等概念不断涌出。而随着彩电技术水平的更新换代,大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数据显示,人工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变化分别为:2017年上半年线上14.1%、线下9.9%;2018年上半年线上34.3%、线下28.6%;2019年上半年线上47.0%、线下36.7%。如今,一台32英寸的主流品牌智能电视价格不超700元,智能电视已逐步普及。
在跨过“单品智能”阶段后,电视厂商又开始将目光投向了AIoT赛道。在4月的TCL 2019春季发布会上,TCL智能终端业务群CEO王成宣布TCL正全面进入“AI×IoT”赛道。同样在4月,创维也正式对外发布了首个大屏AIoT生态。
除了传统的电视厂商外,智能电视在智能家居中的大屏价值也吸引着众多厂商跨界进入。上半年行业内多次传出通信设备巨头华为将要布局电视领域的消息。当时多位电视厂商高层向记者表示,“华为不是不可以布局电视领域,而是没必要,电视市场价格战太激烈,获利空间太低”。
“电视厂商在努力创新,但是电视市场想回到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了。”
趣宅智能家居,素以“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品质第一,信誉保证,服务周全”为经营宗旨,竭诚为每位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