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对于“智能家居”的理解,都不大一样。
比如在入门级用户的心中,智能家居估计就是一个飞利浦的hue灯泡,回家之前,人未到,灯先开;一个能够自动断电的开关,手机远程控制家中所有的电器;一个小米摄像头,能够反应家中的情况,还能实时通讯发声,吓退小偷;
hue智能灯的广告片:温馨的归途仪式感 图片来自于飞利浦

于他们而言,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手机上装了至少10个app。为了能感受到被家中灯光迎接的温暖,经常在辨别图标的路上撞到电线杆。
升级版玩家会再买一个网关,想方设法地用一个app,把宜家的灯泡、小米的小爱音响、墨迹天气的空气果和门上的耶鲁智能锁都连起来。
三星smartthings 网关 图片来自于三星

这时候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不兼容。
宜家的TRADFRI只跟苹果的homkit玩,耶鲁的门锁只跟三星的smartthings玩,小米的网关只有面对小爱音响的时候才会重振旗鼓通畅无阻,空气果更过分,只跟自己玩……
所以骨灰级玩家,会直接上国标KNX总线,大部分的智能家居比如小米、ikea、飞利浦都是遵守KNX协议的。
酱紫基本上所有的智能电器,都可以自定义功能,并且集成在一个遥控器上:
moorgen的遥控器 photo by 浦东梵高
而且很多功能都是可以联动的,比如“一键离家”,所有的电器都会关闭;“炉聊天”,会打开壁炉和音响,同时调低光线;还能够根据空气果的检测,直接控制新风和空调地暖系统,调节室内温度。
这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KNX因为是靠有线控制的,所以必须敲墙瓦砖才能完成。
像开头说的《梦想改造家》那个学区房一样,装修的时候提前埋好线,预留半面墙做弱电箱:
moorgen的KNX弱电箱 photo by 浦东梵高
把所有的灯光、窗帘、音响、电视、门窗的线路都接入到KNX总线中去,经过专业设计师和安装人员的调试以后才能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