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智能化正在深入发展,而第三代智能楼宇设计将要着陆,其中不同的控制系统负责交换数据,以便为各种楼宇管理系统提供支持。而实现第三代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增加分布在楼宇周围的传感器数量及种类。那么,智能楼宇传感器连接是怎样的呢?
第一代智能楼宇以独立的方式处理各个控制系统,而安保和HVAC系统则是大型楼宇所必须安装的功能。第二代智能楼宇开始使用专用网络来互连这些系统,以便对其进行远程控制和实现更高级别的集中调度,例如关闭无人房间内的照明和暖气。通过更加灵活地互连这些系统,第三代智能楼宇系统使控制软件能够汲取楼宇设计经验并根据需求变化改进相关功能。通过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组合在一起,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的精确度和响应速度。
对于大多数楼宇自动化系统来说,其中一项关键要求就是了解楼宇内的人员情况。借助按各个房间呈报的准确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确保提供适当的空调、安全和照明设置。例如,如果房间或供暖区内没有人,则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服务可以在人员进入之前保持待机和低能耗状态。这种按需工作的HVAC有助于节约能源。
很多人都熟悉采用单一传感器执行人员探测所面临的问题。许多现有系统均采用由Panasonic和ABB等公司生产的无源红外(IR)运动探测器。在人员快速通过的走廊和楼梯间里,这些探测器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工作。但在安静的区域,系统关闭照明或供暖经常让人感到恼火,因为根据PIR传感器的探测,他们似乎在很长时间内都一动不动。同样,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某个位置的HVAC被关闭,从而造成令人不快的冷/热工作条件。
理想情况是,房间占用系统不仅能检测到人员的存在,而且还能检测到总人数和位置,以便更好地控制HVAC。这可以通过组合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来实现,它们可用于驱动其他楼宇自动化系统(例如安保系统)。因此,单个集成系统不仅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且还可提供非集成系统无可比拟的舒适度和控制水平。
采用Thread或6LowPAN等协议的无线通信让在任何所需位置部署传感器变得更加轻松,而不必挑选便于供电或连接网络电缆的位置。支持生产者-消费者数据分布模型的协议让向各种控制系统传送数据变得相对简单,使这些传感器能够提供照明控制、HVAC、门禁控制和其他楼宇管理功能,而每种功能均可实现多个输入的传感器融合。传感器融合有助于确保单个传感器不会提供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例如PIR传感器指示,由于没有可察觉的运动,因此房间内没有人。
房间占用检测的另一个有用数据源就是温度传感器。当人员进入房间时,他们不仅会触发PIR传感器,而且温度传感器还会检测到与人员数量成比例的温度上升。此类传感器的功能可通过近红外图像传感器得到增强,后者可以精确地定位热源。如今供应的产品可提供广阔视野和足够高的分辨率来构建房间内热源的粗略图像。例如PanasonicGrid-EYE,它采用MEMS热电堆技术来提供64像素红外图像。根据来自图像传感器的输入,处理软件可以使用长期测量值来识别长时间处于固定位置的计算机和咖啡机,并从图像中删除这些对象以便显示人员所在的位置。
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例如由Figaro制造的传感器)为房间占用检测软件提供数据,并在空气质量大幅下降时通知HVAC系统是否需要增加通风量。由湿度传感器提供的其他信息可用来进一步优化HVAC的操作。任何用人单位都最为关注员工的健康问题。在过于干燥的室内环境下,容易出现头痛、眼睛受刺激、喉咙痛和皮肤干燥等症状。
此外,干燥空气还会降低身体对空气传播感染的抵御能力。
在气流控制中考虑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舒适度,还有助于改善健康状况。如今,包括Honeywell、Sensirion和TexasInstruments在内的多家供应商提供了各种湿度传感器(某些传感器包含温度感应功能)。湿度和二氧化碳传感器也可以装在火灾探测系统内,用于在传统烟雾探测器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发生火灾。
用于测量环境状况的各种传感器有助于实现新一代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可在多个控制系统内使用由这些传感器提供的信息来为集成楼宇管理提供支持。得益于物联网,这些系统将实现更高效率、更低运行成本并让人员获得更高舒适度。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智能楼宇的传感器也发展到第三代了。为了满足于人们日益递增的需求,智能楼宇俨然成为了发展中的一大趋势。
趣宅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素以“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品质第一,信誉保证,服务周全”为经营宗旨,竭诚为每位客户服务。